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法律案例 > 行政法案例 > 公务员法案例 > “最牛公务员”离职9年重新上岗内情披露案件频道

“最牛公务员”离职9年重新上岗内情披露案件频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6-22 08:30:05 人浏览

导读:

??2月14日,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最牛公务员”江进祥在赋闲9年后,正式到福建省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上班。尽管如此,但社会各界对此事的热议并未降温:“9年白饷由谁埋单”、“9年没上班吃

  2月14日,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最牛公务员”江进祥在赋闲9年后,正式到福建省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上班。尽管如此,但社会各界对此事的热议并未降温:“9年白饷由谁埋单”、“9年没上班吃空饷,实质上是‘让你吃才能吃’”、“当法律对吃空饷说不时看谁还敢”……

  对于种种质疑,一直声称有内情的江进祥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从没主动要工资,9年的工资是财政发的;龙岩市城建支队则表示,江进祥的人事关系只是“寄存”在城建支队,对他的处理不是城建支队单方面能决定的

  法制日报记者 刘百军

  2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在《闽西日报》刊登公告,责令“最牛公务员”江进祥回单位上班。

  2月14日,江进祥到该支队报到,与支队领导谈话后,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给江进祥重新分配了工作:先安排在支队办公室熟悉管理规定和相关业务,因年龄较大,具体负责关工委和老龄协会工作,同时包括一些机动性工作。

  时至今日,尽管江进祥已回单位上班,但社会上关于“最牛公务员”事件的讨论并未停止:“9年白饷由谁埋单”、“九年没上班吃空饷,实质上是‘让你吃才能吃’”、“当法律对吃空饷说不时看谁还敢”……

  对于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质疑之声,作为当事人的江进祥与龙岩市城建支队有何感想?在他们看来,“最牛公务员”一事是否还有内情?2月15日,《法制日报》记者再度联系江进祥与龙岩市城建支队,进行深入采访。

  江进祥

  重新上班还要查清所反映的问题

  赋闲9年后再次上班的第一天,江进祥就在电话里对《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他之所以前往城建监察支队上班的基本考虑。

  “以前,我一直处于停职检查状态,没有班可上。他们说通知过我,我说没有,双方扯不清。城建监察支队2月12日在《闽西日报》上发了公告,如果我还不上班,结果不知道会怎么样,也可能会开除我,我不想在这一问题上纠结,以免引起网民和社会的误解。”江进祥说,“我主要想解决的是我所反映的,1999年9月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福建省、市人大代表视察中心城市中,发现市政工程地下涵管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是否属实。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反映问题:我到底是依法履行职责还是触犯了当时人代会的纪律?退一步讲,即使触犯了纪律,有没有达到撤销我科级职级的程度?”江进祥在给媒体的材料中提及,自己因在2002年4月28日召开的龙岩市人大会上散发个人材料《谁来查处这一豆腐渣工程——关于龙岩中心城市视察发现的问题查处的建议》而被停职检查,一年后被撤销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秘书科科长职务,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调到市城建监察支队。

  2月15日上午,江进祥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法制日报》记者第二次与江进祥见了面。此时,他刚刚把一份要求重新调查1999年龙岩市组织代表视察市政工程地下涵管质量的书面材料交到该市主要领导的手中。

  “事情经过这么多年,而且有关部门对此已经有了调查结论,问题还可以再查?还能查清吗?”记者问江进祥。

  “龙岩市污水处理厂地下涵管质量和设备质量问题有过3个调查报告。前两个报告和最后一个报告的结论截然相反,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这都有据可查。”江进祥说。

  对于记者“是不是害怕丢掉工作和工资才去上班的”疑问,江进祥显得有些激动,他把此前在电话里对记者讲的话再次解释了一遍。

  “我也不想当这个‘最牛公务员’,财政给我发工资,我就领,我没有主动向他们要。”江进祥说。

  为什么在9年的时间里,一直给没有上班的江进祥发工资?龙岩市人事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黄晓华曾解释说:“工作人员工资的变化,应该由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没有处理意见,没有向人事部门报告,我们没有理由停发工资。”

  龙岩市建设局局长郑立信就此事曾表示:“一是因为他家里比较穷,要‘以人为本’;二是他不服市人大的处理,到北京等地信访,‘比较容易走极端’。”

  对家里比较穷和容易走极端的说法,江进祥表示:“也没有穷到哪里去,有一定的负担吧。家里父母亲都七十多岁了,父亲还有脑血栓;一个妹妹三四十岁,患有脑膜炎后遗症。说我比较容易走极端,你看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正常履行职责被撤销科级职级,9年没有工作,我不可能不向各级领导反映问题,包括信访,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几乎没有说过过激的话。”

  城建支队

  春节前曾向上级申请将其调离

  龙岩市建设局现任副调研员,9年前曾担任城建监察支队政委的魏安廷就江进祥被调进该支队的情况,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魏安廷告诉记者,江进祥这件事过去太多年了,印象中是有这么一件事。但是他2004年从龙岩城建监察支队政委的任上离开,江进祥从来没有到支队报到过,他也从来没有见过江进祥这个人。

  “江进祥没有报到,为什么还要接收,并且还给他工资?”记者问。

  “上级有关部门是把江进祥的档案、人事以及工资关系寄存在城建监察支队,财政上愿意给他钱(工资),城建监察支队只能代发代转。”魏安廷说。

  “人事档案关系都过来了,不上班,为什么不依有关规定处理呢?”记者再问。

  “江进祥情况特殊,当时对法律规定的执行哪有现在这么严格?况且,江进祥的人事关系只是上级寄存在支队,对他的处分可不是支队所能决定的事。”魏安廷说。

  连日来,处在“最牛公务员”漩涡中的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支队长郑景文见到《法制日报》记者时显得十分疲惫,对于网络上批评城建监察支队的声音,他感到既无奈又委屈。

  “江进祥今年1月初到支队来复印当时调其进入支队的人事局介绍信,之前,支队已经多次研究酝酿将其调离这件事,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让其提前退休,二是请求上级将其调离。他来支队以后,支队加强了与建设局领导的沟通协调,由支队打了报告,建设局党组研究同意其调离。”郑景文说。

  “当时之所以请求将其调离,一是江进祥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是当时的有关部门将其档案和人事工资关系‘寄存’在支队,对江进祥的处理并不是支队单方面就能决定的事情;二是为了加强队伍的管理。”郑景文说,一直以来,由于江进祥从来没有到单位报到还要领工资,给支队的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10月执行“阳光津贴”政策之后,这种负面影响更大。在没有执行“阳光津贴”政策以前,有加班工资、考核奖金等措施对队伍进行激励约束,奖勤罚懒。实行“阳光津贴”政策以后,工资、津贴透明了,原有的奖励约束机制不再发挥作用,只能通过行政命令和思想工作对员工进行管理。

  当我们要教育或处分怠于工作的部分干部职工时,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你把江进祥处理了再来处理我”。于是,我们开始酝酿请求上级部门把江进祥调离。

  郑景文告诉记者,2011年1月18日,支队向建设局上报了岩城监字2011第006号《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关于调离江进祥同志的请示》,建设局领导经过研究,在今年春节前就同意了我们的请示。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办理,就发生了“最牛公务员”事件。

  《法制日报》记者从《龙岩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关于调离江进祥同志的请示》上看到这样的内容:

  市建设局:江进祥,男,龙岩永定人,1956年9月生,大学文化,现为支队科员。2003年10月29日,支队接到市人事局的介绍信([2003]龙人调介字176号),介绍该同志到我支队工作,并由支队人事科协调办理相关手续。江进祥同志调入支队后从未报到,没有上过一天班,给支队的队伍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队员认为江进祥同志长期见不到人面,没上一天班,却没人敢管,工资照发,因此也拿他作比照,出工不出力,个别队员甚至无故旷工。由于江进祥同志的问题,支队在研究处理这些违纪人和事上,阻力很大。目前支队大部分干部职工老化,城市管理任务重,管理力量又严重不足,江进祥同志如果继续留在支队,将会给支队的队伍建设乃至城市管理造成更大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支队恳请建设局帮助与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江进祥同志调离支队。

  法制日报龙岩(福建)2月15日电

  “最牛公务员事件”板子该打在谁身上

  在如潮的舆论压力下,“最牛公务员”事件的谜底渐被揭开,但单纯的还原事件真相并非终极目的,而厘清“最牛公务员”事件中的“罪”与“罚”,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这起事件是由“吃空饷”引起的,既然“吃空饷”已成事实,“吃空饷者”和“发空饷”者理应受到惩罚。对于“吃空饷”者,依照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处分条例,早该开除或辞退;而对于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发空饷者”以及“宽容妥协”的监管部门,更应给予严肃处理。

  其次,相关部门既然已经承认江进祥反映的问题属实,承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工作人员监管不力,并且相关责任人员已受到处分,那么,就不妨把这些“相关单位”、“相关人员”和“处理结果”一一公布出来,接受公众监督。

  再者,无论“最牛公务员”是被“临时停职”还是“无限期停职”,停职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停职的理由仅仅是因以“非代表身份”反映问题,显然于法无据。其实,停职和调离岗位应都是对正义举报者的打压和报复行为,这些打压者和报复者也应该受到严惩,否则的话,谁还敢仗义执言?毕竟,不是所有举报人都能享受到“最牛公务员”这般“特殊待遇”。

  听说“最牛公务员”已经开始上班,但这起事件中的“罪”与“罚”尚在纠结。该打谁的板子,应该有个说法,岂能不了了之?

  李继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